一场“对赌回购”危机的阴云,正笼罩在中国无数的创业公司的头上。
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、启明创投邝子平等知名创投人纷纷发声,大批私募股权投资临近到期,大量企业将面临回购条款触发,单个项目赎金之巨可能达到亿级。
更让牛文文等人担心的是,卷入此次回购潮的企业当中,不乏“明星创业创新公司、独角兽和准独角兽公司”。它们被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,影响着中国的未来。
这对中国科创业态而言,生死攸关。
【1】
什么是“对赌回购协议”?
为什么中国创投行业,会出现如此庞大的一股“踩踏式回购潮”?
【2】
至少有两个基本背景:
同时,很多投资者也秉持着“宁可错投,不可错过”的信条,一掷千金。鲸准数据显示,2015至2018年,股权投融资总额逐年攀升,2018年达到14032亿,几乎是前一年的两倍。
为了促使投资达成,回购对赌协议也在这时迅速流行起来。
市场普遍认为,自证监会提出“阶段性收紧IPO节奏”后,监管加强,IPO发行骤缓,上市难度迅速增大,许多项目投资IPO退出无望,从而引发回购潮。
【3】
说起来,“回购对赌协议”其实也是个舶来品。
话虽如此,但远水难解近渴。迫在眉睫的难题,该怎么破?
【4】
其中一个路径是通过港股、美股上市“曲线救国”。
据LiveReport大数据,截至7月上旬,今年向港交所递表、正在排队的AI企业至少有12家,其中有一半的明星公司上市前估值便已超过10亿美元,比如估值约87.1亿美元的地平线、22.3亿美元的黑芝麻智能、84亿人民币的讯飞医疗等。
对处在水深火热的内地企业来说,赴港赴美上市无疑是一条出路,解套要紧。
A股已经错过了腾讯、阿里、美团的互联网时代,不能再错过AI时代了。
———— THE END ————
声明:本文系本网站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在本网站转载后30日内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。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本网站仅供参考,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北京聚创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前端和北方决策总部 长沙后端和南方决策总部
ICP证京B2-20171386 京ICP备1703232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499号